stevinlei09 寫:TMNEXT 寫: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Dulaman 這首,真的太驚人了
![呵呵呵 :ho:](./images/smilies/icon_smile_ccc.gif)
我最深刻是The prayer
那種毒真的不是開玩笑
根本有一種一聽著迷的感覺
![撒嬌 :bs:](./images/smilies/icon_smile_blush.gif)
我印象最深刻的原因是,因為這一首的音響性很好,
當初聽的時候把我嚇一跳,本來躺在床上聽的,
聽到這一首整個人彈起來,跑到標準位置仔細聽他到底是怎麼混音的
這首的低頻很 Q,空間感很好,而且更重要的是空間感非常自然,
這種雖然是人工製造的空間感,但是一點也沒有違和感,
沒有數位效果器的機械音,音質也完全聽不出有受到任何破壞,
樂器錄音的質感,以及運用效果器的方式,都非常非常有質感,
混音的人顯然有受過相當程度的藝術訓練,
對於如何表達音樂的美感,如何運用現代效果器,
如何拿捏使用的分寸,都瞭若指掌,做出來的效果真是棒!
在喇叭上放這首,整個混音塑造出來的明確的空間感、立體感、層次感,
各部音域的平衡,以及非常結實又有彈性,充滿重量感,
支撐起整個音像的低頻,每一項都做得相當完美。
所以聲音一出來,一聽就會覺得跟普通流行專輯不一樣,
那是一種決定性的特徵與差異,也是錄音好壞的分水嶺。
不過其實除了這一首,其他首的錄音一樣不錯,
只是第一次聽的時候就是被這首嚇到,所以印象特別深刻。
我那時同時聽好幾張專輯,放到最後,很自然的,每次睡前都是放這張,
這種很自然的生理反應,也說明這張的錄音真的很順
為了寫這篇,我又把 CD 翻出來,結果一放就停不下來,又聽了一次
我把 Dulaman 切了很短的一段做範例,有興趣的人可以聽聽看這種效果,
比較一下它和一般人工的錄音效果做出來的質感差異。
譬如說鼓聲的殘響,有的錄音一聽就知道那個殘響是數位人工做出來的,
有不自然的機械音;有的是運用的方式很誇大,殘響個沒完,
使得整個效果的表達變得很荒謬;
而這首的效果我覺得是運用自然又具有美感,非常棒
http://www.sharebig.com/d/szbwsqcvv/0do ... an.ape.htm不過這首的人聲可能沒有那麼毒,想聽聽看人聲毒的話聽這首不太準
Chloe 在加入 Celtic Woman 前的個人第二張專輯 Walking In The Air 極光有代理
http://musicalsound.com.tw/cd/classic/cccd-645.htm
她唱的版本很有特色的就是娃娃音
不過 Celtic Woman 專輯的版本在後半段的管弦樂編曲上做了變更,
聽起來比她的個人專輯更有氣勢。